最近两年,中台的概念火了。然而却有相当一部分人,压根没整明白,到底中台是啥。
我们来通俗解释一下中台吧,中台是相对于“前台”和“后台”来讲的。说白了,我们日常接触到的各种应用,都分为“前、后”两个部分。
前台,就是我们能看到和感知的,那些缤纷的界面、交互展现的操作。
后台,就是支撑这些"操作"的服务、流程、算法、数据、基础设施,这些,我们平常看不见摸不着,但他们却不可或缺。
在没有”中台“概念之前,企业业务系统的架构,可能就是一系列后台系统,支撑了一个或者几个前台应用。
随着企业的组织架构越来越复杂,业务系统越来越多,就会出现n多前台和n多后台。
各种后台彼此独立、交错、重复,非常复杂,有点像我们常说的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烟囱。
每“上新”一套前台业务系统,就要配套一系列后台支撑系统,效率低下又劳民伤财。
于是乎,“中台”的概念被提了出来,它是用来衔接多个“前台”和多个“后台”的中间层,夹在中间,承上启下。
有了中台的衔接,共性化的模块被抽离出来,减少了后台重复建设,数据更好打通,这样,前台应用才能敏捷迭代。
中台其实并不是个具体产品,更不是标准化的产品,它是一套“机制”,通过有形的产品和实施方法论来支撑。
从技术系统层面看,中台是企业级共享服务平台。传统的IT系统或套件没有太多关注系统能力的复用和共享,因此企业在多年的信息化过程中引入和建设了多套具有重复功能的烟囱型系统。而中台则要求对能力进行细粒度分析,识别共享能力,并将共享能力建设成统一的平台。
说到这里你可能要问了,对企业来说,“中台”到底该怎么选?怎么建?
其实,甭管企业未来要细分多少个“中台”,都离不开一个最基础的中台,那就是:数据中台。
数据中台,就是那个“中台中的中台”,只有把企业的数据打通了,让数据变成资产并服务于业务,其它的所谓“中台”才能依存,企业的数字转型才有底气。
那么,什么是数据中台呢?
一句话概括:数据中台是一套可持续“让企业的数据用起来”的机制。
这套“机制”,贯穿了企业规模化使用数据的整个过程:
第一,数据的汇聚和整合
抽取企业不同业务系统的、内部外部的、结构化非结构化的数据,都聚合起来。
第二,数据的提纯和加工
把这些数据进行标签化、格式转换、清洗加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第三&第四,数据服务可视化和数据价值变现
提供各式各样的数据接口和数据服务,反哺给各类业务应用,让数据的价值最大化利用。
说白了,“数据中台”通过一系列的操作,把企业的数据进行“资产化”,并实现持续的数据资产运营。
什么样的企业,需要建设数据中台呢?
①有信息化基础、有数据沉淀
②业务复杂,多业态集团型企业
③有数字化转型、精细化运营需求
各大主流行业对数据中台有怎样的需求?
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颠覆性创新正在加速,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必须不断加速数字化转型才能生存和保持领先。中台战略能够帮助企业聚合内外部数据,支撑高效的数据服务,最终提升企业决策水平和业务表现,以数据来驱动决策和运营,不断深化数字化转型。